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投資] 投資決策重大改變

Photo by Pixabay

以後就只買 006208 QQQ

還是得面對一個投資上長久以來的問題,那就是最終我只想買 ETF 就好,若知道最終要這麼做,那為何不現在就這麼做呢?這樣可以讓我再花更少時間在投資上,關注個股有無出問題,真的要處置時還要考慮一次賣出或分批賣出,當時是賺還賠等等棘手的問題,實在還是會花太多時間了,而且重點是花時間下去研究,也不見得會有相對應的報酬,這時間花下去的投報率實在不高


再跟 Claude、Perplexity 和 ChatGPT 討論了一下長期投入和單筆投入的風險和選擇優缺後,大致歸納如下

  1. 長期來看約 2/3 的情況下,單筆投入的報酬率優於分批投入,而單筆投入的缺點是會在市場下跌時心理壓力較大;我目前在做再平衡的過程中,手上有很多現金時才做單筆投入,其他時間我只要確保我每月都能投錢進市場,仍是降低風險的作法,有長期投資 15~20 年的心理準備來說,心理壓力應該還行
  2. 選擇 6208 和 QQQ,缺點大概就是 6208 有很大比例是台積電,但 6208 本來就有汰弱留強的機制所以這點不擔心,QQQ 的缺點就是以科技業為主和波動大,我會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的話,也就是降低風險的做法,所以波動大的缺點應該還好
  3. 最後就是 QQQ 有匯率風險,這點倒是可以思考一下,若還是以生活在台灣主要使用台幣來思考的話,可以在這 20 年投資期間慢慢改變 QQQ 在資產裡的比重減少匯率風險,從 50% 每年大約減少 2.6 左右,到 20 年後剛好降到 0%

這個月會將 00878、中華電、合庫金、AAPLTSLAARKW 一次賣掉,然後把錢一次投入 006208 QQQ,接著就繼續每月持續定期定額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投資] 2025 標的改變策略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決定了,把合庫金和中華電逐漸移出我的投資組合

原因與風險思考

其實這件事我已經思考了很久。雖然我每月只花一天處理投資決策,但這個問題常會讓我多花時間,因此,我決定在 2025 年將這件事想清楚並做好決策。

關於中華電和合庫金,自 2022 年起,我採用 "定期定額 + 再平衡" 的投資方式,主要目的是透過它們來領取穩定的股息。回顧過去的投資表現,這兩個標的在市場大漲大跌時都能保持小漲小跌,確實是一種穩定軍心的概念股,非常符合我保守的投資屬性。但隨著我逐漸理解到,退休後也可以透過賣股票來獲得現金,而不一定需要完全依賴股息收入,這讓我開始思考,是否還有必要繼續持有它們。

定期定額的確是一種平滑市場波動的策略,而當投資組合中再加入防守型標的時,這種平滑效果會更加明顯。但從 2021 年到現在,經歷了股市的起伏,再回頭檢視每年的投資報酬率,我發現其實不需要讓投資組合「這麼」平滑。我認為可以嘗試減少部分平滑因子,讓組合稍微承擔更多波動,同時追求更高的潛在報酬。再加上去年中,我已經開始逐步移出一些美股中風險較高的標的(link),這更加堅定了我進一步調整投資組合的想法。

所以,我決定把合庫金和中華電移出標的,最後會只留下 006208、00878、AAPL 和 QQQ

如何逐漸賣出

賺錢時,賣掉一份,同時也買一份本月要買的標的,讓資金轉換過去
賠錢時,因為我不想賠錢,繼續投入,讓虧損平滑一些,也能持續參與

Reference

[投資] 2022 年投資回顧與未來展望
[投資] 定期定額過程中改變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