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書籍分享] 我們這樣改變世界:賈伯斯、比爾蓋茲與葛洛夫給下一代創業者的五堂必修課

評分:★★★☆☆

對於近 30 年 Intel、Apple 和 Microsoft 發展有興趣的人,可以將這本書當做歷史故事書來看,雖然不是這麼詳盡,但可以帶給你一些有趣又關鍵的決策過程,對於管理有興趣的人,我不確定這書能帶給你多大幫助,作者盡力的將賈伯斯、蓋茲和葛洛夫的管理及決策過程統整成幾個大項目,而且不斷地闡述及舉出實例,這些都是既有管理概念的實例。作者不斷強調,這些人的管理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但他們能確定大方向,也能掌握短中期目標,更重要的是,他們因為人格特質的不同,能將自己的缺點適時做變化改正,這些你絕對不能單純的複製,因為那不會有相同的結果,應該要抓書中提到的重點,並配合每個人的特質及個性加以應用,變化出自己獨特的管理方法,最重要的部份就在這裡,讀了再多的書,若不知道如何應用及適時變化,絕對只會把自己困住。

個人覺得,在職場上會慢慢累積自己的經驗,而這些將會是最寶貴的,不過我們也因為這些經驗,常常把自己套住難以跨出,書中有提到一點,就是自己不足的地方,找適當的人來補足,這點其實跟產品線設計有類似的概念(推出互補的產品),先確定自己的缺點在哪裡,然後下功夫在這個地方,讓公司不會因為你個人的缺點,造成能讓敵人攻打的漏洞,找出專隊團隊,或是傾聽公司內對這方面很了解的人讓他發聲,一方面自我學習,也讓員工能參與你的努力。

下面是這本書的大綱心智圖,供大家參考。










書籍圖片:來自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0253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VR] Google Opens The Floodgates To Let More Developers Submit Daydream Apps

開放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很多 copycats 讓 play store 品質變差,但總比沒有應用程式能下載來的好吧,現階段看來,做為平台供應商的角色,應該是要先推量,再推品質的才對,所以我覺得這應該就是原本 Google 想做的事,只是時間到了沒的問題。況且應用程式的品質差的話,都會被消費者發現的,他們根本躲不掉,會被淘汰的。

原文翻譯:
Google 降低門檻讓更多開發者能上架 Daydream 應用程式

Google 在一開始幾個月,只和幾組特定開發者一起開發 Daydream 相容的應用程式,這樣的方式讓 Google 能很密切的和夥伴合作精心製作應用程式,但這也很嚴重的降低了能在 Google Play 商店上能被 Daydream 頭戴顯示器下載的 Daydream 應用程式數量。

從今天開始會有些改變,Google 敞開了門,讓所有的開發者只要是順著 Google 定出來的規定,都能夠上架他們的應用程式,這個改變能讓手機 VR 有巨大的變化,反觀 Samsung 最近公佈他們賣了 5 百萬台 Gear VR,而 Google 卻才剛開始起步,非常多的 Daydream 應用程式只獲得很少數的安裝。

有很多軟體能夠選擇,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而且 Daydream ecosystem 將能夠支援其他的頭戴顯示器手機,所有的裝置應該都要能互相相容,若應用程式在手機上不好用,頂多是讓你覺得不方便,但是 VR 應用程式若有問題,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另外,太多應用程式的話,會讓你較難找到好品質的,因為會出現太多的 copycats,這在手機應用程式上已經是個普遍的問題了。

我們很好奇想知道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決定,因為 Google 目前的方法,的確是有很多厲害的開發者無法上架應用程式到 Daydream,但同樣地,可能也有很多的不是很正規的開發者也在等待上架他們不完整的應用程式,我們可能也會看到很多 Cardboard 或 Gear VR 應用程式在 Daydream 上架。

無論好壞,我們都會持續追踨 Daydream VR 應用程式帶來的浪潮。


原文出處: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VR] Valve Confirms More Headsets In The Works Compatible With SteamVR Tracking

比較希望能看到更多附有各種不同功能的頭戴顯示器,例如有 leap motion 支援的或是支援能清楚看到外面的 see-through 功能去做變化,比較不希望的是看到比 HTC 更便宜的頭戴顯示器,而其他什麼功能都還是一樣的,因為這樣等於是自己跟自己在削價競爭,廠商應該也沒這麼笨呆呆的替 Valve 做這些事情。期望這些新的產品,能為 2017 年帶來更多 non-game 的 VR experience。

原文翻譯:
Valve 證實了將會有更多能相容於 SteamVR 追踨的頭戴顯示器

Valve 的 Joe Ludwig 張貼了有關授權 SteamVR 追踨系統的進展。

這個追踨系統對於 2017 年的 VR 技術非常的關鍵,他指出有其他的頭戴顯示器相容於 SteamVR 追踨系統 "燈塔" 技術,且跟 500 家廠商簽定合約使他們能免費使用這個追踨技系統。

底下是 Ludwig 對於 "你期望會有更多硬體製造商提供自己的燈塔或 SteamVR 頭戴顯示器而不是只有 HTC 嗎?為何你會覺得其他公司還沒有開始做?" 問題的完整回應

500 家廠商簽定合約使用燈塔技術且他們有些已經開始在製做頭戴顯示器了,也有一些廠商在談論這個但是也有更多廠商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就我們所知,對於商店要支援 Vive,所有事情都已到位,你們的初始設定需要透過安裝 Steam 來取得 driver,但是 Steam 不需要執行這些來讓 Vive 能被使用。

控制器產線也越來越壯大了,下一個產線我們要建立的是基站,他們會在今年的稍晚來展示這個。

自動化讓我們能保持在本地生產,這代表我們的員工能經手更多的製造流程,這樣的工作比 Valve 做的更好,所以我們會繼續維持這樣運作。


SteamVR 追踨是一個很巧妙的技術 ,它能讓整個房間佈滿雷射且你無法看到他,但它能讓裝有感應器的物件完美的被追踨到。

原文出處: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名人開講] Linus Torvalds: The mind behind Linux

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的訪問內容蠻輕鬆有趣的,從他對軟體的想法到他的生活都有提到,也公佈了 Linux 全球總部的照片 XD,他是那種沒有願景的人,而是一個想把前方的坑洞補好避免跌倒的人,讓我驚訝的不只是沒有願景怎能支撐他做出這麼偉大的東西,而且他也願意說出實情來跟大家分享,沒有去捏造一些願景讓故事變的美好。

我覺得他一定還有個強項,能夠在成功在長時間且超大型的專案裡,除了堅持之外,那就是 Pivot,在 open source project 裡,組織的轉變一定非常容易發生,另外,從一個自己開發的 project 要變成 open source project,又要變成商人的賺錢工具,進而發展成世界上不可缺少的軟體技術,Pivot 一定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職場] 你想看怎麼樣的履歷

之前的文章 "[職場] 如何提醒自己有危機意識" 有提到要更新你的履歷並且投出,這次我想討論一下該如何寫出你想看的履歷,為什麼是你想看而不是別人想看?因為若連你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別人怎麼會想看呢?

格式
清楚、簡單、一目了然,讓你看了感覺舒服的格式就行,顏色不要過多,會讓人搞不清楚重點

項目
你越想看的放越前面,看了覺得沒意義的就不要寫出來,想想看你在看履歷時,哪個部份你會最優先想知道,如何寫能讓你最快最充份的抓住重點;記住在描述工作經歷時,盡量不要只是單純的描述你的工作內容,而是要把你的優點或事蹟給帶進去,讓看的人在得到資訊時也一起吸收了你個人的優點。

這邊有個我覺得是不錯的項目順序
1. 姓名和聯絡方式
2. 工作經歷
3. 教育
4. 語言

別忘了看一下你要應徵的職位中,若有一些特別要求的話,要記得加在你的履歷中。

重點歸納
到底這份履歷有沒有吸引到你自己?

看履歷的人,每個星期可能會看到數十份到數百份的履歷,你做這份履歷的認真程度,一定會讓看的人感受到,雖然你不知道誰會看你的履歷,但你至少得打動你自己。

寫完履歷,再次 review,直到覺得滿意再送出。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嘴炮禁止] 制定大方向

2017 年,38 歲了,發現自己在討論事情時會說,若你的大方向是正確的話,思考很多問題時,應該不會這麼複雜,而且還可以找到正確的做法,但是,大方向到底在哪?只有在問題出現,還是偶爾想到事情該怎麼做時,才覺得這是個大方向,然而,大部份的時間,大方向都好像某件小時候發生的不重要的事情,你幾乎不會記得他。

自己常警惕自己,不要變成嘴炮的人,但每次都告訴別人,有大方向會比較好的我,其實大方向在哪其實也沒個記錄,完全靠腦子去記但記性又不好,2017 年我應該要把自已的大方向給抓出來,架構大概可以長的像下面這樣,而且可以利用 Dropbox 加上 XMind 來記錄,就能夠在電腦和 Android 手機上都能編輯,Android 手機上我是用 Mindjet Maps 來編輯。


接著,可以思考一下近期內有哪些事情正在討論著,你可以趁著對這些事情還有印象時,趕快加到你的大方向裡,這樣在生活中不斷地加,你的大方向才會越來越完整。

在寫這篇文章時,剛好看到 "Mr.Market 的文章 - 2017如何設定目標?哈佛大學研究:一個小技巧,比別人成功10倍!",是一個很好的大方向,其實也跟我這篇文章有點相呼應,就是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寫下來,就把它當做 2017 年的第一個大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