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Podcast] 博音 EP186 訪問侯文詠

不知為何覺得這次訪問還蠻喜歡的,好像有些事情值得整理一下

成長並非單純地「變得更好、更厲害、更強」,有時更是因為累積了經驗和想法,能夠對過去的自己或發生的事情有新的看法或理解

相當有感,無論是大到人生觀或價值觀,小一點到職場,再小一點到玩個傳說對決,都很適用的想法

侯文詠在30歲前後擔任末期癌症病人的疼痛控制醫生,這讓他從「生命終點」的視角來看人生。他發現金錢、名氣、權力都不是最重要的,親密關係才是病人最放不下的

真的是如此,我覺得,認清你最重要的親密關係,從平常就開始好好守護,就算突然有個意外發生也不會有任何遺憾

金錢有時會限制想像,重要的是「不要去追錢,只有錢追著我」。把喜歡的事做好,並想辦法持續喜歡它

每天上班覺得累,只有發薪水那天才有短暫的快樂,是追錢的思維,試著改變一下,訓練心態把工作成喜歡的事,把喜歡的事做好,或許會有不同發展,或是換個不同工作

他強調金錢最大的用處是「買選擇權」,能讓你「有得選」,例如有能力拒絕不喜歡的百萬演講

就跟文憑的概念一樣,或許能讓你有機會了解更多事情,讓你知道未來其實有更多選擇;遇到問題時的思路也可以同樣套用,若這件事情做了能讓你有更多選擇的話,會是比較好的

要成為自己不討厭的大人,必須保留一小部分(如5%-10%)的時間,允許自己「沒效率、耍賴、耍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甚至只是嘗試沒去過的餐廳

效率至上的人,也不是做所有事都很有效率,而是做出沒效率的事情時會格外痛苦,試著平常就讓自己不要這麼有效率,或許會有不同的心態,這想法蠻不錯的

Reference

【#博音】EP186 | 誰要聊歡樂三國志啊!我只想聊怎麼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ft. 侯文詠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書籍分享]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 9 大財務思維

 

書籍圖片:來自 Kobo
評分:★★★

書中重點在分享觀念,沒有太具體的做法,畢竟每個人情況都不同,有觀念應該更勝於做法。


看完最大的的收穫在於,對於退休有規劃的人,或許可以想得簡單一些,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重點在於金錢是否能帶來較好的收獲,書中強調的是記憶複利,把錢花在美好的回憶是非常值得的,像是旅行。


下面也分享一些覺得不錯的段落


金錢的效用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

你享受體驗的能力,取決於你的經濟能力和你的健康,持續累責財富並不一定能為你帶來更多的體驗,因為無論你多有錢,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都會限制你享受某些體驗。健康衰退和財富增加的黃金交叉約為 45 歲。

遺產要給在較佳的時機

把錢給孩子的最佳時間是 26 ~ 35 歲之間,不會太早到他們會揮霍殆盡,也不會太晚到拿到這筆錢沒什麼感覺,能給在他們真的需要一筆錢的時候,會是較佳的時機,可能會是他們需要買房子或者是賺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