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投資] 投資決策重大改變

Photo by Pixabay

以後就只買 006208 QQQ

還是得面對一個投資上長久以來的問題,那就是最終我只想買 ETF 就好,若知道最終要這麼做,那為何不現在就這麼做呢?這樣可以讓我再花更少時間在投資上,關注個股有無出問題,真的要處置時還要考慮一次賣出或分批賣出,當時是賺還賠等等棘手的問題,實在還是會花太多時間了,而且重點是花時間下去研究,也不見得會有相對應的報酬,這時間花下去的投報率實在不高


再跟 Claude、Perplexity 和 ChatGPT 討論了一下長期投入和單筆投入的風險和選擇優缺後,大致歸納如下

  1. 長期來看約 2/3 的情況下,單筆投入的報酬率優於分批投入,而單筆投入的缺點是會在市場下跌時心理壓力較大;我目前在做再平衡的過程中,手上有很多現金時才做單筆投入,其他時間我只要確保我每月都能投錢進市場,仍是降低風險的作法,有長期投資 15~20 年的心理準備來說,心理壓力應該還行
  2. 選擇 6208 和 QQQ,缺點大概就是 6208 有很大比例是台積電,但 6208 本來就有汰弱留強的機制所以這點不擔心,QQQ 的缺點就是以科技業為主和波動大,我會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的話,也就是降低風險的做法,所以波動大的缺點應該還好
  3. 最後就是 QQQ 有匯率風險,這點倒是可以思考一下,若還是以生活在台灣主要使用台幣來思考的話,可以在這 20 年投資期間慢慢改變 QQQ 在資產裡的比重減少匯率風險,從 50% 每年大約減少 2.6 左右,到 20 年後剛好降到 0%

這個月會將 00878、中華電、合庫金、AAPLTSLAARKW 一次賣掉,然後把錢一次投入 006208 QQQ,接著就繼續每月持續定期定額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投資] 2025 標的改變策略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決定了,把合庫金和中華電逐漸移出我的投資組合

原因與風險思考

其實這件事我已經思考了很久。雖然我每月只花一天處理投資決策,但這個問題常會讓我多花時間,因此,我決定在 2025 年將這件事想清楚並做好決策。

關於中華電和合庫金,自 2022 年起,我採用 "定期定額 + 再平衡" 的投資方式,主要目的是透過它們來領取穩定的股息。回顧過去的投資表現,這兩個標的在市場大漲大跌時都能保持小漲小跌,確實是一種穩定軍心的概念股,非常符合我保守的投資屬性。但隨著我逐漸理解到,退休後也可以透過賣股票來獲得現金,而不一定需要完全依賴股息收入,這讓我開始思考,是否還有必要繼續持有它們。

定期定額的確是一種平滑市場波動的策略,而當投資組合中再加入防守型標的時,這種平滑效果會更加明顯。但從 2021 年到現在,經歷了股市的起伏,再回頭檢視每年的投資報酬率,我發現其實不需要讓投資組合「這麼」平滑。我認為可以嘗試減少部分平滑因子,讓組合稍微承擔更多波動,同時追求更高的潛在報酬。再加上去年中,我已經開始逐步移出一些美股中風險較高的標的(link),這更加堅定了我進一步調整投資組合的想法。

所以,我決定把合庫金和中華電移出標的,最後會只留下 006208、00878、AAPL 和 QQQ

如何逐漸賣出

賺錢時,賣掉一份,同時也買一份本月要買的標的,讓資金轉換過去
賠錢時,因為我不想賠錢,繼續投入,讓虧損平滑一些,也能持續參與

Reference

[投資] 2022 年投資回顧與未來展望
[投資] 定期定額過程中改變投資標的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投資] 2024 年投資回顧與未來展望

Photo by Matheus Bertelli

2024 年繼續使用 定期定額+再平衡 的操作,今年市值增加 47.93%,表現小贏台股,超越美股(台股大盤 45%,NASDAQ 30%),到去年都還一直在想這樣的投資策略,到底會不會持續打贏大盤,我今年真的是想通了,就是我找不出答案 😂,只要投資策略能讓我能持續在市場上,報酬率能跟著大盤走其實就足夠了,所以今年的策略也開始做些調整,我想把 TSLA 和 ARKW 這種風險較高的慢慢移出,換成其他目前手上風險較低的標的,可預期的是整個投資會漸漸往大盤靠,蠻好的

重點數字

市值增加:47.93%
平均現金水位:11.77%
台股大盤投報:45%
NASDAQ 投報:30%

2025 年的策略:定期定額 + 再平衡 + 慢慢移出風險較高的標的

定期定額:每個月操作一次,輪流投入每個標的,當標的歷史價格低於十年前太多時,當次投入兩倍

再平衡:每半年將投報超過 20% 或平均的標的,賣出賺錢的部份

2025 年標的

006208、00878、5880 合庫金、2412 中華電、QQQ、ARKW、AAPL、TSLA

2024 年市值變化圖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投資] 定期定額過程中改變投資標的

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投資標的裡有包含一些高風險的像是 TSLA & ARKW,在心裡想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做法,想要在未來慢慢的減少佔比,做到持續不影響心情和不增加研究投資時間

賠錢時繼續定期定額

未來會如何真的不確定,能確定的只有我不想賠錢 😂,既然已經定期定額一段時間了,就繼續在賠錢時投入,讓虧損平滑一些,也能持續參與

賺錢時把部份賣出換成其他標的

有賺錢的時候,把定期定額的金額從這些標的裡賣出,直接轉換成其他標的,以我為例,就是轉到 QQQ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selenium] chrome driver issue: disconnected: not connected to DevTools

使用 chrome driver 第 6 個月後,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記錄一下處理過程,遇到問題如下圖


這是發生在不斷發出 request 後的 11 分鐘左右才遇到的,若是使用時間較短的,目前沒遇到此問題。

然後我又看到下面資訊,想說,該不會是 browser 和 chrome driver 的版本第四個數字不一樣造成的吧?
capabilities":{"acceptInsecureCerts":false,"browserName":"chrome-headless-shell","browserVersion":"125.0.6422.142","chrome":{"chromedriverVersion":"125.0.6422.141

但 chrome driver 目前能 download 到的只有 125.0.6422.141,該不會這個 .142 版的 browser 有什麼更新真的讓 .141 driver 產生問題了吧,google 了一下,目前沒發現什麼解法,

[後記][2024/07/06] 後來又有一天什麼都沒動,再重跑一次就可以用了,結論就是,不確定原因是什麼,但這個原因可能會消失,之後若再遇到的話,若 chrome driver 都更新好了,就只能改天再試試了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scrapy] 實戰記錄 - 台北 101 網站

攝影師:Pixabay

為了增加百貨公司品牌爬蟲的內容, 近期開始研究台北 101 網站,找到這裡可以看到全部的品牌,把這些都爬出來就行了

先找出正確的 element

從下圖可看出,這些品牌存在於 "listarea logo" class 下面的 "cardobj lazyload show" class 中

問題:

準備好 request https://www.taipei-101.com.tw/tw/shopping/brandsearch 然後去拿 "cardobj lazyload show" class 裡的資料,但會發現抓不到資料,將 response.text 印出來後存成檔案才發現,"listarea logo" class 裡是沒有內容的

處理方式:

發現這些品牌資訊是另外 request 去拿到 json 檔案回來 parse 而成

這邊直接找出此 request,直接用 python 去抓回來 parse 完成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投資] 2023 年投資回顧與未來展望

攝影師:Walls.io

2023 年使用了定期定額+再平衡的操作,今年用市值來看績效比較單純,市值增加 62.5%,若不計算入金也就是純投資的部份,市值增加 51%,表現超越台美股大盤(台股大盤 24%、NASDAQ 43%),記得去年投資回顧有提到,大盤投報好的時候,我的投報可能會落後,看來打破了這個預期;既然時間用的少,大盤好與壞時的績效都還可以接受,那就繼續這麼做下去吧。

重點數字

市值增加:62.5%
市值(不含入金)增加:51%
平均現金水位:11.7%
台股大盤投報:24%
NASDAQ 投報:43%

2024 年的策略:定期定額 + 再平衡

定期定額:每個月操作一次,輪流投入每個標的,當標的歷史價格低於十年前太多時,當次投入兩倍

再平衡:每半年將投報超過 20% 或平均的標的,賣出賺錢的部份

2024 年標的

006208、00878、5880 合庫金、2412 中華電、QQQ、ARKW、AAPL、TSLA

2023 年市值變化圖